> 交流合作

志丹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扎实推进“三变”改革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富则国家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延安市志丹县这个有着红色印记的革命红都,针对县里长期存在的农民群众守着“金土地”却端不上“金饭碗”的问题,将农村“三变”改革作为突破口,引进先进企业到各村组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到企业入股,激活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实现了让贫困户脱贫、让经营者获利、让农户受益的目的,为本地区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视顶层设计 志丹“三变”步伐稳健

对于一项改革来说,顶层设计越完善,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三变”改革自不例外。

鉴于此,今年9月,志丹县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农村产权制度“三变”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到2020年的三年时间,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三变”改革中龙头企业奖励和土地流转补贴,使全县所有新建果园的60%、原有果园中的20%、川台坝地的60%,通过“三变”机制创新,由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县级领导包抓,镇办试点创新,确保苹果面积达到30万亩、挂果20万亩,构建起“苹果+特色种养业”的“1+N”现代农业框架,最终实现全县农村从试点“三变”、区域“三变”再到全域“三变”、全民“三变”的大变革,走出一条符合志丹实际的“三农”发展新路子。

“我们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守底线,二是尊重民意,三是保护民利,四是因地制宜,五是积极稳妥。这五项违反哪一项都不行,我们绝不干那种急功近利的事。”志丹县县长刘志生铿锵有力地说。

为了让全县农村“三变”改革的脚步更加稳健,志丹县将整个改革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今年9月、10月是安排部署阶段,今年10月到明年6月是清产核资阶段,明年7月到2020年9月是全面推进阶段。

此外,志丹县还在方案中对全县农村“三变”改革的改革范围、产权界定、成员认定、资产处置等13项重点工作作了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要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建立长效机制等手段切实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制定了科学的规划之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改革部署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推进就成了重中之重。

“为了统一全县干部思想,我们先后组织县、镇、村相关人员到黄龙、宝塔、安塞及榆林赵家峁等地进行了3次120人次的考察观摩,学习交流“三变”改革和特色产业发展经验做法,不断统一改革共识。”志丹县委副书记张星说。

在此基础上,志丹县不断探索,寻求突破。在典型示范上,该县采取县委书记李建强包抓义正稠树梁村5000亩新建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县长刘志生包抓8000亩新建黄芪示范基地、县委副书记张星包抓永宁刘河村3000亩和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建忠包抓顺宁水沟4000亩新建现代果业示范基地的办法,涉险滩、动奶酪、啃硬骨头,从4个点寻求“三变”改革突破,全力攻坚农村改革新高地。在机制创新上,志丹县筹备组建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真刀真枪、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于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志丹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建忠告诉笔者,为了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创办实体经济,志丹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计划3年内列出专项奖励资金3000万元,对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程序规范、合同有效、发展果业、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扶持。

据统计,目前志丹县共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7家,新发展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7个,合作社总数达到287个,其中省市级示范社达到20个;新发展家庭农场29家,家庭总数达到115家,其中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2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0.8万亩,有效激发了志丹农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了志丹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农民收入增加 “三变”改革效果初现

在充分了解了志丹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决心之后,今年7月,陕西省果业集团在该县成立分公司,并开始紧锣密鼓地流转土地,建设规模达2万亩的苹果产业扶贫基地。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仅仅3个多月时间,我们已经流转土地1.3万亩,其中6000多亩已经栽植上了山地苹果。”11月14日,陕西果业集团志丹有限公司经理王占新说,流转费用为每亩150元,5年一付,总共25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前五年的流转费可以在我们公司入股,每年我们都会按照股金的18%进行分红,连续12年。当然这入股的股金最后是要返还的。这样最后折合下来,每亩地农民可以拿到的流转费和分红是285元。”

除了流转费和分红,在陕西果业集团志丹有限公司和农户的流转协议里还明确,无论是现在建园还是将来挂果,在需要劳动力时,流转土地的农民有优先权。义正镇稠树梁村52岁的村民范廷荣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家3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给了公司,每年固定收入近5000元。为了多赚钱,他已经决定把前5年收入全部入股公司。11月15日,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几个村民在给公司新建果园铺地膜,每天工资是130元,已经连续干了十来天。范廷荣高兴地说:“这几天挣得工资比我原来种一亩玉米一年的收入都多,而且我就是在村里干活,家里80多岁的老人也能照顾得上。”

在志丹,像陕西果业集团这样抢抓该县农村“三变”改革机遇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土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大变革。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志丹果农们不仅有了技术支撑,还打通了销售渠道,收益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许多果农都建起了合作社,自己开始流转土地,壮大发展规模。杏河镇边咀村村民李启军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的带领里,目前已经有405户村民也开始发展苹果产业,等过几年苹果挂果后,这些村民人均收入预计可达2万元。

“农村‘三变’改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志丹县的土地、林业、水等农村资源非常丰富,给我们改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优势。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使全县构建起有活力、有潜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助推脱贫攻坚,确保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 石永波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志丹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