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广西玉林市多区县齐发力——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

“北流的陶瓷、福绵的服装、兴业的水泥、容县的旅游、陆川的生猪”。历经多年的培育发展,广西玉林市基本形成了县县有特优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然而随着市场变化,这些传统优势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为此,玉林市坚持创新县域经济工作思路,推进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玉林北流市是我国重要的日用陶瓷出口基地。这里现有陶瓷企业65家,去年总产值达到123亿元。如今,北流陶瓷小镇的建设展示了北流陶瓷业升级转型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

在位于民安工业园区的三环陶瓷小镇,记者看到,陶瓷博物馆一期、世界陶瓷之窗、高档陶瓷生产线已建成使用。二期广西日用陶瓷工程院、智能化高档陶瓷生产线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陶瓷小镇的发展模式是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主打高档、健康产品,争取实现产品附加值提高50%以上。”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诚说。

在北流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福绵区则大力推进服装产业的绿色发展。福绵区有“世界裤都”之称,现有服装企业1600多家、品牌180多个、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服装2亿件(套)。

然而,服装产业水洗产生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产业扩大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福绵区采用集中规模治污降低环境要素供给成本的模式,推动福绵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在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这一模式有效降低了环境要素供给成本,如水电气热的成本降至70%,污水处理成本降至80%至90%,比照小企业各自独立建设治污设施,不仅成本更低,后续监管成本也更加低廉。

福绵区经贸局局长陈勇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启动后,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的服装、机械制造、五金、丝绸加工等企业纷纷到福绵区考察,弥补了福绵区服装产业链的缺环,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玉林的水泥生产大县兴业县也在啃着转型升级的“硬骨头”。近年来,兴业县充分利用石灰石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促进碳酸钙资源就地转化升值,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目前,兴业县与湖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开展合作,走产学研结合、校所企联盟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同时,淘汰关停和取缔了原有的落后产能中小水泥企业32家和小型污染石灰生产窑16座,并对资源利用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持证开采、有序生产,建立矿山开采公司,对矿山进行统一开采,分级分类筛选。

在此基础上,兴业县重点打造了葵阳建材产业园区,大力引进碳酸钙项目落户园区发展,现有三泰钙业、百亮钙业、万润碳酸钙、恒丰碳酸钙等4个项目落户,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向新材料、生物制药、金属钙、打印机墨粉、3D打印材料等产业发展延伸。

“兴业县将把碳酸钙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做长做大,争取打造百亿产值的产业链。”兴业县经贸局局长梁业荣说。

除了工业转型升级,以其他产业为主的县市也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旅游大县容县针对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规模小,没有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的现状,积极推动旅游大开发、大整合,实现了公共服务设施大提升、“旅游+”要素大提升、经济发展大提升。2016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提升到29.51%,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养殖业为支柱的陆川县,为了解决生猪养殖中的污染问题,启动建设集生态养殖、污染处理、冷链、仓储于一体的陆川猪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核心区主要建设生态养殖区、固废处理区、饲料生产加工区、产品精深加工区、冷链物流园区等8大板块,辐射区主要建设特色中药材、富硒水稻、有机果蔬、休闲观光等4大特色农业板块。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在产业园内由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来源:ce.cn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广西玉林市多区县齐发力——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