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砥砺奋进的五年】新疆昌吉: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家园

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景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生态制度、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低碳高效的生态产业、幸福安康的生态人居、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一幅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美好图景,正在昌吉州大地徐徐铺展。

经济发展不留“绿色赤字”

金秋的庭州大地,叠翠流金。那一抹抹清新的绿,在城乡之间流青溢翠,而城市和乡村也在青山绿水中自然生长。

去年,昌吉州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并启动实施《昌吉州“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清新空气、清洁水系、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绿化美化”五大行动目标。这也成为昌吉州推进绿色变革、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指南。

今年7月10日,阜康市阜东工业园区同时爆破拆除了4座燃煤锅炉,至此,阜康市这两年来拆除了101座燃煤锅炉。

近几年,阜康市拆除关闭了焦化、炼铁等环保不达标的企业26家,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的水泥厂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因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因此减少产值约3亿元。但在自治区鼓励发展适应绿色、循环产业经济政策支持下,天龙矿业又开辟了新天地,企业与相关科研单位联手研发生产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目前已超过原有70万吨水泥产值。

9月初,正是昌吉市最绚烂美丽的季节。蓝天白云下,滨湖河碧波荡漾,岸边垂柳如烟,绿草如茵,火红的美人蕉尽情释放着它的热情,清新的空气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旷神怡。9月12日,正是在最美的时节,昌吉市乌昌大道跨头屯河大桥项目最后一个钢桁架结构完成主体合拢。在进行桥面沥青摊铺后,主桥上层有望在10月实现通车。

头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东岸是乌鲁木齐市和兵团第十二师,西岸是昌吉市。过去,由于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变迁等,造成头屯河沿岸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缺失,两岸高污染企业、小型作坊企业随意建设,河岸生态破坏严重。

为改善头屯河流域生态环境、激活头屯河沿岸经济发展潜力,2012年,自治区决定启动实施头屯河综合整治工程。去年,昌吉州党委提出加快头屯河综合整治工程进度,确定根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产业开发等因素,将头屯河综合整治工程分为城市生态修复区、城市活力区和城市生态文化区。目前,头屯河西岸87家企业全部搬迁或关停,526户居民也已全部搬迁。头屯河综合整治正在按照功能区规划加紧推进建设。

农夫山泉在全国有8个水源基地,公司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次水质排名。但位于玛纳斯县的水源基地排名从没让公司管理层担心过,这样的底气来自于昌吉州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

9月30日,晨曦中,鸬鹚在岸边排成长队,白鹭、绿头鸭、红骨顶划过水面觅食。湛蓝天空、金色芦苇荡、绿色树丛、白色鸟儿,万亩次生红柳灌木林和天然胡杨林,形成了沙生植物与湿地植物的彩色交错带,这正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景观。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占地111平方公里,作为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里湿地保护成效明显,优质的水源吸引着300多种野生动物在此安家。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数百万只候鸟途经湿地公园休憩,还有不少候鸟在此过冬。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知行合一,方能致远。昌吉州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是要让经济发展不给生态环境留下“绿色赤字”。

顶层设计绘就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两清两美一绿”五大行动目标,成为昌吉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教科书、扩大有效投资的项目包、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包,内容丰富,气势宏大,为昌吉州绘制了天蓝地绿、水秀山清的生活图景,也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建设积蓄了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顶层设计是关键。

去年是昌吉州“两清两美一绿”行动计划开局之年,昌吉州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1+N”系列配套文件。为了达到快起步、快见效的目的,昌吉州在研究出台《昌吉州“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后,迅速出台了《昌吉州“两清两美一绿”行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项目清单,随后制定出台“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考核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和“五大专项行动”推进小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和完整的领导体制、推进机制、政策体系、考评机制,为昌吉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从理念到实践、由蓝图变现实提供了强力支撑。

今年3月17日,在昌吉州“两清两美一绿”行动推进大会上,州财政拿出8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表彰奖励,这在昌吉州历史上十分罕见。

昌吉州实施“两清两美一绿”行动计划,其中既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又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内容;既是一项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也是倒逼经济转型和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两清两美一绿”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93个,总投资598亿元,计划今年完成投资252.6亿元。目前,全州已开工项目166个。

按照《“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计划》,昌吉州制定实施了五大行动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时间表、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一年多来,重点工作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加大乌昌石区域环境大气环境同防同治,将重点区域大气环境同防同治重点任务与“两清两美一绿”行动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编制了《昌吉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自查报告及技术符合资料》,对各县市下达了用水总量、地下水开采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地下水动态监测、计量设施升级改造安装及验收等工作任务指标。今年全州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美丽乡村建设在去年试点达标9个村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打造32个;美丽社区建设使城镇社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居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全州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沙)育林28万亩,农用地生态恢复退耕还林70万亩。目前,各项任务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完成。

生态文明塑造大美昌吉

7月,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雪山河谷,清泉溪流,山花遍野;蓝天白云下,羊圈与咖啡、现代雕塑与古石器,几位正写生的画家、朴实忙绿的村民……这一幅幅类似油画的场景,点缀了这个古老村落。

因为一众画家的到访,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这个村子的生活也因“画家村”而改变。

走进村民马生喜的农家小院,看见那被时光摩挲出斑驳痕迹的门窗,在枯树的缝隙里钻出来的小花,篱笆绿植围起天然围栏,土墙上挂着火红的干辣椒和金黄的玉米棒……40出头的他和媳妇张红正忙着经营画友一号农庄,以前靠种地营生的一家,如今收入翻了几番。

目前,果园艺术家公社、石器美术馆、画廊步道、太阳部落等体现画家村主旨的景观带正在修建中。艺术元素与“旅游+”的结合,让这种简单而朴素的幸福场景,实践着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

金秋时节,奇台县江布拉克国家4A级景区内的万亩麦田开镰收割。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舞蹈,收割机犹如一支支画笔,在广阔的麦田上画出一道道五线谱,几棵古朴的大树和成群的牛羊,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空中画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领略风吹麦浪的美景。

来自西藏的游客尼玛江才走在麦茬地里,捡拾着麦穗,用红丝绸将它们捆扎成一小把儿,打算留作纪念。“我们种的青稞跟这个差不多。捡麦穗,就是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带回去挂到家里墙上,祈愿来年大丰收。”尼玛江才说。

这两天,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牧民周海全正在采摘大球盖菇、灵芝等。4年前,周海全加入了塔河绿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林下经济,在家里百亩林地里种大球盖菇并获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他还在80亩苹果地里散养了4000多只土鸡。周海全说,树上结的苹果、树下培育了食用菌、林间放养了土鸡,自己今年的纯收入预计30多万元。荒坡造林就像一个绿色银行,让牧民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玛纳斯县在天山北坡谷地实施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在荒山荒滩、河流两岸开展植树造林,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历经5年时间,县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昔日的荒坡变成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金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昌吉州投资1500万元,在全疆率先建成“智慧环保”工程。州本级环境质量信息发布、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视频监控、环境地理信息、应急管理指挥六大系统投入使用;建成由72个重点监控企业400余套在线自动监测设施组成的环保物联网体系;阜康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重点污染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今年以来,昌吉州进一步强化污染源在线设施管理,已实现在线数据超标短信推送,时时监控企业超标动态。国控重点监控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达99.93%,自行监测完成率、公布率达100%,在全疆排名前列。

绿色发展绝不仅是环境问题,而是涵盖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性革命。

如今,昌吉州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烙印遍布山川街巷,将生态文明建设凝结成一种制度、一种责任、一种文化、一种财富、一种文明、一种发展、一种福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昌吉实践。

万顷青山腾绿浪,绿色崛起万象新。一个绿色发展的昌吉州,正在这片大地上崭新崛起。(刘茜)

来源: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新疆昌吉: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家园)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