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周至县开启全域旅游新模式

秋色渐浓,秦岭北麓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平原沃野也亮丽起来,从绿色走向金黄,一幅“城在林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诗画周至”山水美卷正徐徐展开。9月28日,“2017周至县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暨陕西·周至金秋旅游季启动仪式”在周至楼观盛大开幕,周至县在西安市首家成立旅游委,全面开启全域旅游新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景观,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景区。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生态环境优越独特,山水风光神奇绚丽。县域森林覆盖率66.6%,秦岭北麓面积占全市秦岭北麓总面积的41.8%,“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是中国中东部第一高峰,原始森林、高山湖泊钟灵毓秀,动植物物种丰富珍奇,实为关中平原腹地不可多得的绿色生态佳境,具备发展全域旅游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

借助省市“全域旅游大发展”机遇,周至县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确立了用“大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组织成立全域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从规划着手,用规划统筹,围绕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区位特点、产业布局等实际,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了高水平《周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成立周至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将组建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形成旅游管理“1+3”模式。全面落实旅游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旅游景区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及食品安全监管等机制。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和媒体平台,形成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媒体等广泛参与的营销机制和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旅游营销格局,实现了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大格局决定大发展。周至县按照“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秦岭国家植物园、沙河经济产业带、活龙山景区、仙游寺重建、中冠爱尚牡丹园、玉兰花谷等项目建设,统筹布局开发骆峪、翠峰、竹峪等镇旅游资源。全面启动道文化展示区、黑河森林公园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楼观台三大景区融合。广泛开展“农村景区行动”,规划布局乡村旅游集聚区、集聚带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旅游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精品民宿、星级乡村酒店等。充分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通过“周至名优美食大赛”等主题活动,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依托“四横十六纵”公路网,以山、水、路为纽带,从南到北,从下到上,打造优质旅游景区带,初步形成了“平原看水街,沿山拜财神、访老子、逛周城、游植物园和仙游寺,深山看厚畛子古镇和老县城,沿渭赏百里生态画廊”旅游格局,并带动了一大批乡村旅游点的蓬勃发展。

统筹各种资源,全面提升全域旅游的承载能力。做强山水旅游,积极培育秦岭北麓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大绿大水、花谷花带花海,形成全域旅游“大通道”和“空间全景化”,推动自然观光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做大生态旅游,提升设施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做优观光农业,让更多的游客亲近自然,融入生态。做好红色旅游,依托扶眉战役、红军长征战争红色旅游资源,推进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发展,建好纪念馆、博物馆和陈列馆,讲好周至红色故事。深化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水利”“旅游+健康”“旅游+扶贫”等新兴旅游业态,实现旅游与多行业的简单相加到相融相盛,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精品品牌,带动经济社会快速、绿色发展。

周至县始终把服务提升作为促进旅游发展的首要内容,重点抓好停车场、旅游道路、旅游厕所、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标识和解说体系、自驾游服务体系、山地救援体系、金融保障体系、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网络融合”工程,做强做优周至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建立周至旅游大数据中心以及游客投诉办理回访机制。同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人性化“四化”要求,大力开展“争做文明周至人”主题活动,不断加大旅游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努力成为陕西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县。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周至县开启全域旅游新模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