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谁在世界中心》,让我们“开眼看世界”

《谁在世界中心》这本书,源于一个叫“地缘看世界”的帖子。

从2009年7月开始,作者温骏轩在天涯论坛的“国际观察”板块连载,分析时局,细说历史,纵横全球,上下千年。8年笔耕不辍,如今已有500多万字、600余张自制地图,被誉为天涯的“镇坛神帖”。

书中内容,是帖子的开端部分,也是格局最为宏大、与现实关系最为紧密的部分。磨砺数年,甫一上架,便收获了各方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甚至有读者感叹:阅读此书,如同“开眼看世界”。

以这样一本书,作为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地图会说话”系列丛书的第一册,再合适不过了。

《谁在世界中心》描绘了中国崛起的地缘路线图。书名里的“中心”一词,意味深长。地球是圆的,从几何上来看,地表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声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作者所定义的“中心”,就像人体的大脑,即谁才是世界秩序的引导者。

古代中国人一直以“中央之国”的子民自居,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而近代打开国门之后,辉煌历史与落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令中国人尤为失落。“幸运的是,我们正处在中华文明的复兴阶段。因此我们也非常有必要站在地缘和发展的角度,看看中国如果想回到世界之巅,会面临什么样的地缘格局。”开篇第一章的卷首语,就准确地抓住了读者的兴趣。

地缘一词,源于西方,一开始就与政治捆绑在一起。从马汉的“海权论”,到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再到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完成了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仪式”。如今,地缘视角在国外学术界运用十分普遍,并扩展到了多学科领域,但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专著还不多见,更不用提普及性读物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谁在世界中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温骏轩认为,中国人对地缘其实并不陌生,《隆中对》就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地缘分析,只不过我们没用“地缘”这个词罢了。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用到地缘思维而不自知——

“比如说,小商贩把摊位设在行政区的交界处,方便跟城管打游击,这就是一种地缘思维。这和金三角毒枭的生存策略是一个道理。”

想要把当下和未来看得更清楚,离不开地缘的“经度”和历史的“纬度”。因此,书中既有对我们身边的政治文化现象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的追根究底:

为什么古代文明都发源于沙漠边缘?同为亚洲农耕文明,同样多次被北方民族入侵,为什么中国会走向民族融合,而印度却成为今天的“人种博物馆”?为什么元朝的“人分四等”早就难以为继,而印度的种姓制度竟顽固地绵延至今?为什么在逊尼派占多数的伊斯兰世界,伊朗会成为什叶派国家?为什么中东会成为“火药桶”?英国为什么迟早会“脱欧”?……

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解读。

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建起一副立体的地缘历史框架,让人们在读史或看新闻时能够洞察事件的本质,不被带感情色彩的文字所左右。就像他开始写作时所发愿的:

“以最深入浅出的语言,最客观的角度,让最多的人理解这个我们每天都生活其间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杨柳

(原标题:地缘,让我们“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