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将成大西安的“大特区”

本报记者 张权伟

今年以来,西咸一体化加速推进,现代化大西安建设如火如荼。作为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咸新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体制创新,推动超常规发展

加快追赶超越,深化改革创新,已成为全体西咸人的共识。9月4日,西咸新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会议强调,要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聚焦到追赶超越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奋力加快追赶超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加快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建设。

自今年上半年实现托管、代管后,西咸新区以追赶超越为主线,以“五新”任务为引领,全力加快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建设步伐,已经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新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74.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西咸新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1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大西安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批复西咸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明确提出西咸新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辐射大西北的使命。今年1月,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西咸新区启动托管、代管工作,西咸一体化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理顺,为发展扫除障碍。7月,陕西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西咸一体化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自2011年成立以来,西咸新区一直面临着体制机制不顺的难题,核心问题是各类管理职能不到位。过去,西咸新区只有规划建设权和经济发展权,其他方面都要跟西安和咸阳协调。然而,此次托管、代管之后,西安、咸阳两市按照负面清单托管的原则,将西咸新区范围内除人大、政协等工作外的所有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全部委托西咸新区行使,使西咸新区拥有了市级管理职能。陕西省级部门还赋予西咸新区一些省级管理权限,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咸新区发展的体制障碍,使得西咸新区具备了像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一样打造“特区”体制机制的条件,为西咸新区追赶超越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近日,西咸新区出台《关于建设过硬队伍打造一流机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通过15项举措、30项工作任务,对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决定》旨在进一步加快实现西咸新区干部队伍深度融合,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追赶超越、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决定》明确了西咸新区建设过硬干部队伍,打造一流机关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本领过硬、实干品格过硬、服务效能过硬、协作意识过硬的干部队伍;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和谐型的一流机关。

《决定》要求,一是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勤学善思的干部队伍。二是着力建设创新型机关,打造敢想敢试的干部队伍。三是着力建设实干型机关,打造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四是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打造奉公为民的干部队伍。五是着力建设和谐型机关,打造协作奋进的干部队伍。例如,围绕“业务精”,制定实施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计划,开展“书香机关”建设;围绕“理念新”,强化交流学习,外派干部员工到先进城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挂职锻炼。

产业创新,激发产业新活力

7月20日,全国首个由起落架原厂制造商投资的维修项目——“中国东方航空—赛峰”飞机起落架深度维修基地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开工建设。这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用飞机起落架维修项目。

据了解,赛峰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跨国集团公司,在单通道商用飞机发动机、起落架研制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境内超过40%的商用飞机安装了赛峰集团的起落架和刹车系统。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亮表示:“此次东航与赛峰的合作,是依托赛峰在起落架制造维修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对东航维修产业链进行深度补充。落地空港新城也是东航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支持陕西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落地,证明西咸新区已经具备了承接国际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落地的条件,也为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此聚集打下基础,对陕西打造“中国孟菲斯”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落实“五新”任务?西咸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打造培育新动能的示范引领区。针对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新区把发展重心由基础建设为主转向发展现代产业为主,把产业立区作为第一,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依靠招商和“双创”两大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自去年以来,西咸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健全招商机制,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参加丝博会、陕粤港澳活动周、农高会、西博会等招商推介活动,瞄准世界和中国500强等龙头企业进行招商。海航集团、360公司、西工大无人机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秦汉新能源汽车城、长安航空等67个招商项目先后开工,国药集团、深圳宝能等招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述项目投资体量大、带动辐射能力强,对区域发展引领作用明显,为新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明确了西咸新区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对西咸新区补全产业短板、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方面,西咸新区设立了67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起省内首支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和“关天”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等,配套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积极培育西咸新区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咸新区结合新区产业发展特点,规划建设了以沣西新城为主的“双创”核心区,包括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园、总部经济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科学城等。核心区内聚集了西部云谷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微软创新中心、武汉光谷咖啡等近10家创业孵化机构,并与美国硅谷plug&play公司签署创业孵化方面的合作协议,从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不同角度聚合孵化资源,健全双创孵化体系,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合作创新,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自今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功能区挂牌以来,西咸新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上半年西咸新区新增市场主体8461户,增速达80.3%;自贸区注册企业406户,注册资金总额260.3亿元。

过去的5个多月时间里,西咸新区在“放管服”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一是构建完善自贸区体制机制。二是改革自贸区商事登记模式。西咸新区在全国首创手机微信办照,企业登记注册所用时间由原来的4个工作日缩短到1小时左右。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三是打开自贸区对外开放“窗口”。在空港新城设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出口退税、通关便利化大通道。

在此基础上,西咸新区还提出构建“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即3个工作日办结营业执照、4个工作日办结营业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新加坡外资教育类企业陕西奥思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席楠说:“在考察了深圳、西安后,陕西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贸区的优势最终让奥思乐中国总部落地到陕西自贸试验区沣东新城功能区。这里开办公司非常方便,3天就完成了注册。而且自贸区对外资教育企业的支持会更广泛,灵活度更高,便于我们开展国际教育交流。”

西咸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构筑新高地的示范引领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全省唯一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企业走出去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等平台载体作用,借鉴、复制、集成先行区成功经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打造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化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积极争取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保税物流区,切实加快西安“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按照“一园两地”模式大力推进建设中俄丝路创新园,加快把西咸新区打造成带动大西安乃至全省向西开放的新高地。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杨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