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触摸文物的温度 感知背后的人文精神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京启动

今年以来,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热播,追随文化一度成为风潮,回归传统和匠人精神无论是线上线下都成为热议的话题。8月23日,历经两年筹备与研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京启动,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家博物馆联手,试图对珍贵文物的前世今生梳理与总结,让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博物馆文化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博物馆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参观者不只是陈列展览的欣赏者,更是博物馆的共同见证者。《国家宝藏》启动仪式上,九大博物馆馆长会聚一堂,这些博物馆来自长江、黄河,重要的文化发祥地和聚集地,承载了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记忆。多位馆长介绍,如今30岁以下的参观人群比重达到了七成左右,博物馆文化的青春化、时尚化成为大势所趋。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表示:“博物馆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参与的观众不只是陈列展览的欣赏者,更成为博物馆的共同见证者,《国家宝藏》节目立意高形式新,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电视的国家队和博物馆国家队的合作,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介绍,节目形态定义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是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节目将为观众演绎“国宝”,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于蕾说:“我们要让观众感觉文物像一个历经风雨的人,是有性格和生命的。它们不仅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性格、价值观,有些还在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观众能够触摸到文物身上的温度,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国家宝藏》解读文明密码

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而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守护中华文明的宝库。千百年流传的国家宝藏中体现的文化基因,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那么,到底哪些“国宝”可以登上电视荧屏,带来解读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特殊展览”,集体引发一场“文化大事件”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坦言:“很难选。但它们应该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我们不刻意做明星化和话题式的处理,否则就会走进一种误区,我们不希望节目给观众带来困惑和误读,而是真正呈现悠久的、灿烂的国宝。”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表示,陕西是14朝古都,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遗存,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馆藏170万余件文物,其中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和壁画,代表着中国古代最辉煌时期、与世界各地交流互鉴的动人故事和伟大贡献。陕历博选送了一批文物与央视合作,目的就是要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出来,让文物活起来,让广大观众将优秀的历史文化带回家。《国家宝藏》节目不仅是对文物的展览、文化的展现,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

据悉,《国家宝藏》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播。

来源:三秦都市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触摸文物的温度 感知背后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