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

处处皆风景时时可游玩全域旅游美了浙江杭州

摘要:南方夏季,烈日炎炎,阵雨频繁,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出游的好时机。然而,在浙江杭州的西湖边,无论阴晴昼夜,随时随处可以遇到不同肤色、讲世界各地语言的游客。

南方夏季,烈日炎炎,阵雨频繁,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出游的好时机。然而,在浙江杭州的西湖边,无论阴晴昼夜,随时随处可以遇到不同肤色、讲世界各地语言的游客。他们有的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体验悠悠晃晃的手划船,还有的抓拍雨雾缭绕的重湖叠山,沉醉于“诗画江南之美”。

几年前,像杭州西湖景区这样“风雨无阻受客追捧”现象尚算孤例,而伴随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各类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在浙江相继崛起,浙江省域景区化特征愈加明显,旅游淡旺季界限逐渐模糊,吸聚了大量游客的青睐。仅2016年,全省旅游接待游客就达5.8亿人次。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旅游产业增加值1650亿元,增幅为15.5%,大大高于全省同期GDP的增幅。

移步换景好江南

先看吴越钱王墓、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再游江南布达拉宫台回山梯田、中山堂茶园、西山古村落,后去霞坞集贤祠堂和万山来朝的真子坑小龙脉……走进面积达138平方公里的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村村是景点,处处可游览,恰似一幅红色、古色、绿色等绚丽色彩交织的画卷。

一个乡镇全域能真正做到“美如画卷”并不容易。这归功于前两年,长虹乡坚持以全域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对照国家旅游景区创建要求,整合全域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完善标识标牌、客服中心和旅游商品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质量,成功将全乡“打包”创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浙江乡镇一级推进全域景区化的一面旗帜。

在嘉兴市嘉善县歌斐颂巧克力工厂,一组占地10余亩的欧式外观的连体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厂房四周布满鲜花和大片的绿茵。现在,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位家长带着孩子到这里参观巧克力生产流程、了解巧克力的发展历程,同时在专业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制作各种形态的巧克力,离开时还顺带采购一些心仪的巧克力。工厂创始人莫国平之前一直从事香烟滤嘴生产,他逢人就乐呵呵地说:“把工厂办成了景区,既能让别人高兴,也能让自己快乐,真是百年难求的好事哩。”

“南洞艺谷”是位于舟山本岛南部山坳的一个新建社区村落,这里没有艺术院校,却随处能看见大批剪纸、绘画的创作者,各家院墙上都有风情各异的渔家画。近年来,该社区依托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建设起集创作、研发、展示、培训等于一体的渔民画原生态基地,吸引了各路艺人进村,带动培训出100多位渔民画家,成为“文艺青年”聚会圣地,勾勒出一个“旅游+海洋+乡村+文化”多元融合的样本。

产品供给更新、游客选择更多、产业空间更大。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共创建了像开化长虹乡、嘉善巧克力工厂、舟山南洞艺谷这样的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或景区达300余个。全省旅游可以说从“月明星稀”变成了“日月同辉满天星”。浙江万达旅游集团负责人刘蒙松在浙江“卖旅游”30余年,用他的话说,如今到浙江旅游,不再是看一回风景、拍一张照片、吃一顿饭,而是从山间到湖边、从城市到农村、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从“住一夜”到“玩一周”递进式的深度体验。

“旅游不仅是淋漓尽致展现浙江独特韵味的窗口,而是成为了联动一二三产业的纽带。”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谢济建表示,旅游业与乡村、工业、文化、体育、林业等多行业从“简单相加”到“相融相盛”,不仅催生了一大批区别于传统旅游景区的新旅游区点,推动全省走向“处处是风景、行行加旅游、时时可旅游”的全域旅游愿景,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整个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出产业独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关联性价值。

生态理念促发展

“浙江旅游虽然一直在前进,但这几年的发展氛围和速度却史无前例,而且形成了品质化、品牌化。”如果邀请一些见证了浙江旅游发展的年长者评价浙江旅游近况,不约而同得到这样的答案。“十二五”期间,浙江旅游年均增长15%,总产值达到7495亿元。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2.07,为全国最小,26个欠发达县摘掉贫困帽子,旅游在相关产业中贡献度名列前茅。

作为浙江发展的“领头雁”,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为指引,确立“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总目标,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全面发力,“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推动旅游打造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万亿产业。

浙江着力优化“为旅游保驾护航”的顶层设计。明确通过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重点培育100个国家3A级景区以上的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建成5A级景区,重点培育100个旅游风情小镇。今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万村景区化,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交通旅游,全面建成“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认为:“旅游业是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有空间的支柱产业。”目前,浙江省超过80%的市县将旅游列为战略支柱产业。50%以上市县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全民共建大花园

漫步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屋舍、流水依稀如旧,1300多间各式民居保存完整。两年前,当地通过“政府少量补贴+民间众筹”方式,将其中一栋100多平方米的废旧老房子改造成今天的“前童驿事”民宿。没想到,这不仅降低群众参与旅游的风险,同时迅速激起了古镇全民参与民宿创业的热情,一时间,花桥游居、好义堂、前童镜舍等众多独具古镇魅力的民宿相继诞生,将前童古镇原有的乡村旅游推向了“升级版”。

旅游越红火,群众越参与。群众越参与,旅游越红火。这样的良性循环,在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体现得更为明显。乡里截污纳管一次性投资6000多万元,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和长效管理,斥资数千万提升交通、游览、通信等公共服务工程,成功创建为中国首批全乡域开放国家4A级景区,村民纷纷将自家房屋改造利用,全乡基本实现“一家一户一民宿”,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90万人次,户均营业收入超过70万元。

全域旅游并非万能钥匙,但确实能给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浙江旅游发展版图上,因为社会各界群众的参与,“开发一个景、富了一个村”“猪棚变金棚、叶子变票子”“山下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的这样“共建共享”的典型案例,俯拾皆是。2016年,浙江省旅游从业人员已经接近300万人。

浙江省旅游局感到,只有依托共建共享的模式,通过旅游发展把“大家园”建成“大花园”,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才能真正把旅游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战略支柱产业,率先建成全域旅游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让浙江在新一轮的生态绿色发展中勇立潮头。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杨璐

(原标题:处处皆风景时时可游玩全域旅游美了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