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稿件

古老的“汉中之音”(2)

2 “桄桄皇后”许新萍

许新萍本名许淑萍,汉中城固人。新中国成立前,汉调桄桄在汉中很是红火,小小年纪的她自幼便喜欢听这种曲调。那个时候,经常是戏班子走到哪里,她和小伙伴们便跟到哪里。

有一次回家晚了,父亲生气地对许淑萍说:“你这个孩子,这么爱看戏,啥时把你送到戏园子唱戏去!”没想到不久后,父亲的话便应验了。南郑县新民剧社(南郑剧团的前身)来城固招人,许淑萍被选中。当时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她便改名为许新萍。那时候的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一辈子都会跟桄桄戏结缘。

当时剧社里最美且红的男旦叫张金凤,扮相美、身材好,只是嗓子较哑。许新萍非常喜欢看他演戏,因为他把潘金莲演得最好。张金凤的艺名是“红樱桃”。许新萍跟着张金凤学了不久,当时的剧社里便有人开始称她为“小红樱桃”,这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1956年,是许新萍一生演艺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年份。这一年,16岁的她得到了一个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的机会。上台前,团长担心她紧张,不断在幕后鼓励她:“别害怕,大胆地唱!”结果许新萍上台后,一开口全场便掌声雷动。演完之后,台下的欢呼叫好声更是一波接一波,这让已经卸了妆的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登台谢幕。

回忆起人生中的这一刻,许新萍仍然很自豪:“就是在那一天,我有了一种冲动,一辈子都要干这行!”

此后的人生,因为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许新萍的演艺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她对于汉调桄桄的热爱。

改革开放之后,许新萍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1983年,她曾经当选为中国剧协陕西分会理事,连任三届;所获来自各个单位和团体的匾额无数,上写“梨园花魁”“桄桄皇后”等等。

上世纪90年代初,许新萍退休,但只是名义上的退休。每逢重大活动,南郑剧团依然会请她出来。一场戏下来,尽管受累无穷,但台下掌声响起的那一刻,她便觉得值了。

3 让桄桄戏成为汉中的一张名片

2006年,汉调桄桄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演员到剧团都有了明显变化。即使这样,对于如汉调桄桄一样的戏曲抢救时间已经很紧迫。

在此之前,由于市场化改革是主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郑县剧团被推向市场,彻底失去了依靠。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如汉调桄桄一般传统的精粹,完全交给市场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十几年的市场化试验,让以南郑县剧团为主要传承载体的汉调桄桄几度式微,剧团也好几次面临解散的困境,直到2009年张昌文的到任。张昌文本来在南郑县党校工作,因为喜欢汉调,被组织上派过来担任团长之后,马上开始着手写调查报告。排演新戏、选拔新人、建设新场馆、收集古籍资料等等任务,全压在了张昌文的身上。

问起为什么要保护汉调桄桄,张昌文说:“保护一个剧种,便是保护一种文化,而文化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付出,就能延长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事实上,张昌文的梦想早已经开始实现了。2009年以来,在南郑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剧团演员工资由每月480元提高到1500元,2011年后再次调整到3000多元;2014年,剧团搬进了政府修建的新剧场;从张昌文上任伊始一年演出30多场,到现在一年演出100多场,演员们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

2015年上半年,张昌文推出的新编汉调桄桄历史剧《韩信拜将》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重点扶持文化精品项目;2016年10月,带着新排出来的汉调桄桄《御史还乡》,张昌文和他的团队来到石家庄,省外首秀赢得的满堂彩令他信心倍增。

但汉调桄桄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新萍现在最担心的便是汉调桄桄的人才传承问题。“现在团里的男演员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待遇的问题;另一方面,汉调桄桄的学习是一个很漫长也很专业的过程,特别对于男生,要求其嗓音上具有一定的天赋。”因为缺男演员,很多时候,在演出全本戏时,不少本应属于男演员的角色,便由女演员反串了。

即便如此,张昌文依然表示,希望将桄桄戏打造成汉中的文化名片。“让人们提及汉中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汉调桄桄。”张昌文说。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杨柳

(原标题:古老的“汉中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