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稿件

古老的“汉中之音”

许新萍(中)正在教年轻一辈学习汉调桄桄的形体动作。

  

汉调桄桄《韩信拜将》剧照。

 

许新萍扮演的穆桂英。

  

现代化的舞台效果给了汉调桄桄新内涵。

如果仅从声音上来辨别,那你一定猜不出“桄桄皇后”许新萍的年龄。今年已经77岁的她,在开口唱起桄桄戏的那一刻,声音变得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1 桄桄戏并非秦腔

汉调桄桄是汉中地区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

它产生于宋代,定型于元代,完善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繁荣于民国时期,复兴、改革和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南郑县剧团团长张昌文说:“它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多种戏曲的交融史。”

提起“桄桄”,陕南流传有这样的谚语:“吃面要吃饼饼,看戏要看桄桄。”这里的人民之所以喜爱桄桄戏,是因为它能代表秦巴地区人民温和典雅、坚毅耐劳的朴素性格。多年来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收了秦腔的慷慨激昂、川剧和汉调二黄的文雅温柔,今天的桄桄戏有了极大的提高。它的音乐优美动人,词曲通俗易懂,动作活泼好看,很适合当地农民的喜好。

对于桄桄戏常被介绍成“南路秦腔”,许多专业演员并不赞同。对此,他们从桄桄戏的发展演化来解释:元末明初,汉中地方上便已经有了桄桄戏演出,曲牌包括从杂剧里传下来的“小桃红”“朝天子”等等。不仅有本地“劝善歌”这样的基本曲调,还有类似“起佛偈”的佛教音乐。到明代,桄桄在汉中各县已经有很完整的演出和专业戏楼了。清代专业班社就有40多个,曾经跟随明末张献忠部在汉水流域从湖广到四川演出过。

清乾隆时桄桄被称为“陕西南路梆子”,以本地民间曲乐为基础,又吸取秦腔的刚毅雄壮和川剧的柔腻风雅,发展出自己的唱腔。汉中与四川山水相连,民风相近,尤其灾荒年间入川卖艺的特别多,因此有“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的戏谑之语。

陕西著名的秦腔艺术家苏育民(1917-1966),曾在生前专门写过文章,这样评价:“汉调桄桄给我强烈而鲜明的感觉,就是它不但保留了秦腔中一些原始的、固有的风格,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喜欢听秦腔的人大都看过《打銮驾》,但苏育民认为秦腔在这出戏的表演方面应向汉调桄桄学习。“桄桄戏《打銮驾》演得很有特色,当王朝和马汉看出‘銮驾’是假的,示意包公时,没有声张,怕让对方看见和听到,这个表现是合乎情理的。而我们秦腔演到这段时,却毫无顾忌地大声吵叫。我想有关‘銮驾’的秘事,是不宜于肆意叫嚷的。”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杨柳

(原标题:古老的“汉中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