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四川省近日出台首个高素质产业大军培养意见

摘要: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就加快培养造就支撑“四川制造”和“四川创造”的能工巧匠和高素质产业大军作出部署安排。

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就加快培养造就支撑“四川制造”和“四川创造”的能工巧匠和高素质产业大军作出部署安排。据悉,该《意见》是四川首个专门针对技能人才的综合性政策。昨日,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

到2020年技能人才增至1000万

高技能人才占比达25%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5年以来,中央和省委先后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出部署。我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推动“双七双五”产业做大做强,也对培养技能人才提出迫切要求。

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意见》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的工作要求,就拓展培养平台、提升培养质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提出具体举措,为深化我省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增加到1000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高到25%,技能人才供给基本适应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产业转型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分布、层次、类型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

将建首席技师、特聘技师等制度

发放岗位和职务津贴

为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在丰富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载体、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四方面都有所创新。

针对四川省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规模持续减小的实际,《意见》明确,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按职能分别审批设立技工院校和其他中职学校,加快发展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进一步壮大职业院校规模。针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等级和获得支持有限的实际,明确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等级可突破高级工,达到技师、高级技师,对办学质量高的,各地财政以安排项目方式给予扶持,进一步调动其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针对企业工人提升技能水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意见》首次提出建设服务于技能人才的网络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提升职业培训的便利性。

针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难的实际,《意见》明确,支持国有企业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各类引才引智计划资助,提升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

针对技能要素占企业职工薪酬分配要素比例不高,技能人才待遇相比同层次其他人才偏低的实际,《意见》提出,要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和首席技师、特聘技师等技能带头人制度,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岗位津贴和职务津贴,并支持同单位技能人才比照专技人才享受相关福利待遇,着力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同时,将加大对技能人才工作的财政投入,其中,对新建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和300万元经费补助;对新建的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10万元经费补助。

推行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

推广新型学徒制

据悉,四川将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制度,针对重点发展产业,加快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采取“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充分对接。督促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联合职业院校开展定向、定岗培训,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企业提出需求,学校针对性进行技能人才培养。”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提出自己的需求后,学校在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时,会采取和以往不同的方式,结合企业实践需求和学校理论教学需求,“实现双‘师’带学徒的模式,这就是新型的学徒制。”

这种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将在高精尖,以及人才短缺的重点产业进行试点。据介绍,目前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在这方面已有实践。下一步,四川要将这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推广。

据悉,根据阶段性具体情况,下一步,省人社厅还将研究出台四川省技师(高级技师)评价办法、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办法等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活力动力,为服务全面创新改革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记者 魏雯静)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杨璐

(原标题:我省出台首个高素质产业大军培养意见 2020年技能人才达1000万)